1、区域行股权市场是私募的市场、非公开的市场,而新三板是公开的全国市场们 这是两者定位上最大的区别。
2、区域性股权jiaoy中心应严格执行“不得不采取集中竞价、做市商等集中jiaoy方式进行“:不得将权益按照标准化jiaoy单位持续挂牌jiaoy,任何投资者买入后卖出或者卖出后买入同一jiaoy品种的时间间隔不得少于5个jiaoy日;新三板是全国性jiaoy市场股东人数可以超过200人jiaoy方式可以是标准化的、可以连续的。
区域性股权jiaoy市场(简称“区域性市场”)又称区域股权市场、第四板市场,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、zj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,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亦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。对于促进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股权jiaoy和融资,鼓励科技创新和激活民间资本,加强对实体经济薄弱环节的支持,具有积极作用。
1、建立以深沪jiaoy所为核心的主板市场
将现有的沪深两市定位于中国证券市场的“精品市场”,由于该市场发展历史较长,成熟度也较好,可以结合二板、三板市场输送来的优质公司进入和现有不良公司的退出(可以退市,也可以转向二板、三板进行jiaoy),逐渐建立起我国的证券精品市场。该市场主要面向规模大、业绩佳的成熟知名大企业,其公司来源应主要来自二、三板市场,满足特定情况的条件下,比如公司资产负债比率、公司规模、盈利指标、成长性达到一定要求,也可以在主板市场上进行增发进行再融资,但未达到这些指标的公司,不能通过主板市场再融资,特别是不能通过股权再融资的方式“圈钱”,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主板市场公司的质量,降低该市场的风险。
2、建立以中小科技创业企业为核心的二板市场
目前国际上的创业板市场主要有三种典型的模式:①一所二板平行模式,即在现有证券jiaoy所中设立一个二板,作为主板的补充,与主板一起运作,二者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jiaoy系统,甚至相同的监管标准,不同的只是上市标准的高低,两者不存在主、二板转换关系。②一所二板升级式,即在现有证券jiaoy所内设立一个独立的为中小企业服务的jiaoy市场,上市标准低,上市公司除须有健全的会计制度及会计、法律、券商顾问和经纪人保荐外,并无其它限制性标准,主板和二板之间是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提升关系。③独立模式,即二板市场本身是一个独立的证券jiaoy系统,拥有独立的组织管理系统,报价jiaoy系统和监管体系,上市门槛低,能最大限度地为新兴高科技企业提供上市条件。
3、发展场外jiaoy市场,有重点有选择地推进区域性jiaoy市场的建设
我国三板市场体系的建立应采取“条块结合”的模式,既有集中统一的场外jiaoy市场,又有区域性的股权、产权jiaoy市场。具体思路如下:第一,借鉴发达国家经验,发展场外jiaoy市场。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,中国发展场外jiaoy市场,实现地区性联网运行,集中报价、分散成交、统一核算,从目前看是可行的。第二,在加快发展场外jiaoy市场的同时,应积极规范地区性股权jiaoy中心。我国先后在天津、浙江、淄博、广州、上海、武汉、沈阳等十几个城市形成了将企业股权公开挂牌jiaoy的地方性股权jiaoy市场,但这些市场绝大多数由地方政府正式或非正式批准成立的,容易受到地方行政力量的控制和切割,给金融监管增加难度。中央政府应将近年各地自发的地方性股权jiaoy规范化、合法化,为我国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融资渠道。第三,为了解决高新技术企业的产权jiaoy和转让问题,应积极稳妥地发展地方产权jiaoy市场。从我国国情出发,地方性科技产权jiaoy市场应该兼顾高技术、新技术和中度适应技术等企业的普遍需要,成为普遍适用的中小企业产权jiaoy市场,在条件成熟的地方甚至可以建设成特殊柜台市场,从而为形成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结构奠定基础。
区域性股权jiaoy市场(俗称四板)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、zj的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,是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,亦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部分。
E板和Q板是上海股权托管中心的,也是属于区域性股权jiaoy市场。目前全国有40家区域性股权jiaoy市场,下图是一部分:
深圳的新四板即“区域性股权jiaoy市场”,是为特定区域内的企业提供股权、zj转让和融资服务的私募市场,是公司规范治理、进入资本市场的孵化器,也为股份公司股权转让提供jiaoy场所,和新三板不一样。
我国经济发展具有多样性特点,劳动密集型、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优势并存,但都面临着由“粗放”到“集约”转型,由产业链低端向高端跃升的压力。服务于我国经济现有格局,深交所初步建立主板、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差异化发展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,依托实体经济现实需求,固定收益等产品创新也在取得突破。
股本证券
主板持续做优做强。为筹备创业板,深交所主板市场2000年开始停止新公司上市,当时上市公司514家,总股本为1581亿股,大多集中在传统产业。近年来,通过并购重组、整体上市等方式,实现存量做优做强。截至2014年4月底,深交所主板上市公司480家,总股本4443亿股,2001年以来累计再融资8007亿元。
中小企业板独具特色。中小企业板于2004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,较好体现了我国深度参与国际分工、产业链拉长、分工更细的成果。截至2014年4月底,上市公司719家,遍布31个省市自治区,其中中西部地区占三分之一多,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柱,覆盖全部13个行业,许多已经成为细分行业龙头。中小板总市值4.17万亿元,成为我国资本市场特色重要组成,在全球范围内,是专注中小企业为数不多的成功市场之一。
创业板定位清晰。创业板历经十年筹备,于2009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,定位于服务自主创新企业和其他成长型创业企业。截至2014年4月底,创业板上市公司379家,77%所处子行业是“十二五”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,超过43%在国际上处于子行业领先或者同步地位。板块特色逐步清晰,在新一轮以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中,将努力打造为科技与金融结合的引领者。截止2014年4月底,创业板总股本758.8亿股,总市值1.88万亿元 ,在全球服务创业创新的市场中,市值仅次于NASDAQ,如NASDAQ只计算资本市场板块,则我国创业板规模位居全球第一位。
积极支持场外市场规范建设。从2001开始,深交所承担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技术支持等工作,2006年1月增加中关村代办系统股份报价转让试点。2012年9月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公司设立,深交所参股并继续提供技术支持。同时,深交所积极稳妥支持区域性股权市场规范建设,提供规则、技术、信息披露等方面咨询服务,通过多种渠道支持区域股权市场建设。
固定收益与上市基金
zj产品支持中小企业。zj市场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新ptai。截至2014年4月底,深交所上市zj442只,托管总面值2159亿元。为拓宽未上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,2012年推出中小企业私募zj试点,已有200只通过备案,金额270亿元。119家企业完成131只私募债发行,募集资金151亿元,jiaoy所服务促进中小企业规范发展功能逐步显现。
资产证券化产品服务实体经济。资产证券化业务对于盘活各类社会存量资产有独特优势。截止2013年底,深交所累计挂牌11个资产证券化产品,融资137亿元。基础资产涵盖市政建设、污水处理、高速公路、电力销售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主题公园等文化旅游产业,通过服务基础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。首个小额贷款类资产证券化产品阿里小贷1号和2号专项计划在深交所挂牌转让,募集资金10亿元,是小额贷款类资产证券化的首次尝试,对于落实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。
积极推进基金特色创新。基金产品是顺应财富管理需求和壮大机构投资者的重要创新领域,上市基金是深交所基金产品创新的特色。截至2013年底,深交所上市基金数量280只,占深沪两市总量的83.33%;并先后推出跨市场沪深300ETF和跨境香港恒生ETF。